推手

李安的電影"推手"已發行有年,80年金馬獎入圍,榮獲九項提名,雖未達到最高榮譽,但也可說風光一時。如今再回顧這部老電影,老實說,畫質以及拍攝手法都稍嫌乏味。雖然本片稍有年紀了,但裡頭所探討的卻是時至今日仍風行全球的議題,這項議題曾經在喜福會、同名之人等等電影都出現過。就是diaspora,所謂的離散族群,這股潮流與時俱增,探討離鄉背井的遊子在外地成家、立業,以及他們後代兩處來回、難以深根的身分問題。

在這部片中也同樣在探討這個問題,裡頭包含了文化衝突、年齡斷層、以及身分認同的問題。

首先從文化衝突開始,身為一個自由開放的美國媳婦,要如何與屆齡77的東方頑固公公相處?電影第一幕便是由此開始。碩大的洋房,一個老頭在打拳看歌仔戲,另一個洋人對著電腦搔腦皮,苦思她的小說。以我亞洲習性的角度來看,這樣已夠寬敞舒適了,但對那位媳婦來說可不見得。他們要有自己的私密空間,尤其身為一個作家,這個家就等同於她的工作房,她生活與工作都無可避免地與房子相融。吃飯時也是,一個扒著米飯,另一位插起萵苣沙拉,相對無語。飲食不合、空間過於狹窄、再加上語言不通,他們倆人只能透過共同的兒子、老公朱曉生夜晚回家時作為翻譯者,一句英文一句中文飛來拋去,同一個空間卻像處在兩個世界,勉強用朱曉生作為隧道貫連。誰也無法理解另一方的神祕語言,究竟他說了斥責、鄙視、還是安慰?日日夜夜揣測,終致巨大的心魔悄悄於兩人心中滋長。

再來是年齡斷層,雖然片中並未提及朱曉生的成長背景,但大致可知他和父親曾在大陸政治肅清時共同攜手熬過苦難。滴血相容的親人,再加上彼此相互扶持到今日的榮景,最後朱曉生卻為了新的家庭、新的家人,而選擇丟下含辛茹苦的父親。可以共患難,卻無法共享樂,依照朱爸爸的角度來看,他們印證了這句話。但是從另一個觀點來看,朱曉生遷居美國之後,勢必感受到文化衝擊,他原有的家庭觀念、倫理道德、教育以及生活型態都已不如以往,在西方文化耳濡目染之下,他一切生活的根基開始動搖擺盪。他是新的一代,一如所有受西方文化暈染的地區,他們生在新的觀念之下茁壯、吸收洋化的思想成長。原本就比老一輩更開放的朱曉生,在美國又如此融入當地的生活,這些都使兩人的斷層日愈加深。

最後再來處理身分認同的問題。硬著老股頭,四處打工租屋的朱老先生,究竟該何去何從?他一身黑袍,怎麼樣就是和水泥高樓不搭。他該如何定位自己,身為父親,身為功力深厚的拳師,作為一位公公,以及作為一位行將就木的老朽,他要如何走完接下來的人生?結尾他選擇拋棄所有親友的羈絆,卸下他們的負擔,並且獨自撐起異鄉人的恐懼不安,努力學習換擴展交友圈。他完全接納了美式的家庭生活以及個人主義,應該說不得不接納了。"看開了!"就如朱老先生說得,他捨棄了從小根植的家庭觀念,拖著老邁的身軀,於另一個大陸重新適應、重新接觸不同的人群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dglassespu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